打开APP

北京G20企业与首医携手共建“脑重大疾病协同创新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促进企业、高校和医院的合作,继“促进首都医科大学创新发展”政策专题宣讲会之后,近日,北京市科委、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组织双鹭药业、义翘神州等G20企业与首都医科大学(简称“首医”)就携手共建“脑重大疾病协同创新中心”进行对接。 企业与首医就具体合作事宜达成共识。

2012-11-19

PLoS ONE:研究发现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新的传导途径

2012年12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的研究中,科学家新发现的受体信号转导机制可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设计药物。新发现的一组蛋白alpha arrestins(抑制蛋白类)可能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市场上的超过三分之一的药物是针对G蛋白偶联受体发挥作用的,G蛋白偶联受体主要控制细胞信号沟通和功能。

2012-12-11

Protein Sciences接管辉瑞研发基地生产流感疫苗

2012年12月5日 电 /生物谷BIOON/-- Protein Sciences近期获得了位于纽约Pearl River辉瑞公司基地至少两栋楼的租约,用于生产其先进的流感疫苗Flublok。这使得Protein Sciences获得至少83000平方米的空间。辉瑞位于Pearl River的生产基地目前因财政削减逐年缩小。

2012-12-05

PLoS Genetics :水稻G蛋白介导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新机制

虽然异三聚体鸟嘌呤核苷结合蛋白(简称G蛋白)复合体是真核细胞中保守的一类重要信号转导分子,但是它们在植物如何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有待阐明。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水稻G蛋白α亚基RGA1(D1)参与了油菜素内酯(BR)介导的信号响应途径,但是究竟D1如何介导BR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

2013-03-18

PNAS:胆固醇可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

2012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是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和布莱恩·科比尔卡(Brian K. Kobilka),他们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奖。 其中Brian K. Kobilka现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受聘清华大学“客座教授”,目前已完成在清华大学医学院实验室的建立,并已开始指导博士生和博士后。

2013-01-19

CHMP建议批准梯瓦Lonquex(长效G-CSF)用于化疗诱导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013年6月3日讯 /生物谷BIOON/ --梯瓦(Teva)1日宣布,Lonquex(XM22 lipeGfilGrastim)获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积极意见。

2013-06-04

欧盟批准Vertex囊性纤维化药物Kalydeco用于8种非G551D门控突变

福泰制药(Vertex)囊性纤维化药物Kalydeco获欧盟批准,用于携带8种非G551D门控突变的囊性纤维化(CF)患者。此前,欧盟已批准Kalydeco用于携带G551D突变的CF患者。

2014-08-03

Breakout Labs投资Cortexyme、G-Tech医药公司和EpiBone

Breakout Labs投资三家生物技术公司研究阿尔兹海默症与肠胃疾病疗法以及骨生长早期研究

2014-06-12

Protein Cell:中国科学家确定EV71病毒的关键机制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揭示当肠病毒71型(EV71)附着,进入和脱壳过程中,病毒受体SCARB2的糖基化和pH依赖型构象的变化是关键。

2014-07-23

Protein Cell:生物物理所揭示人类心肌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的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

2013年10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无论在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居高不下,给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负担。追根溯源,心脏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是心肌和神经细胞(或神经前体细胞)的功能或器质性损伤。体外获得高纯度且富有活力的人类心肌和神经(干)细胞并鉴定其特征性分子标记物是认识和干预这些疾病的必要手段。

2013-10-14